东北一枝花 -张哈哈
0:00 / 0:00 (朗诵:琼花)
12
播放列表
   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
  • 0.25x
  • 0.5x
  • 0.75x
  • 1.0x
  • 1.25x
  • 1.5x
  • 2.0x
  • 列表循环
  • 随机播放
  • 单曲循环
  • 单曲播放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四哀诗李钦叔

元好问 元好问〔金朝〕

赤县神州坐陆沈,金汤非粟祸侵寻。
当官避事平生耻,视死如归社稷心。
文采是人知子重,交朋无我与君深。
悲来不待山阳笛,一忆同衾泪满襟。

译文及注释

译文
神州大地沦于敌手,即便是有金汤之固的城池,没有粮食也会祸事不断。
为官者任其职不尽其责,当是最大耻辱,你却勇于任事,视死如归心系社稷。
你的文采人人都知道,交朋友没有比我跟你更好的。
悲伤的心情泛起不用等山阳笛响,一想起你我的泪水湿透了衣襟。

注释
金汤:形容城池险固。
粟:古泛指谷物。

简析

  《四哀诗李钦叔》是一首七言律诗。诗的首联写国家危亡的局势,外患内乱导致防御如同虚设;颔联写李钦叔异于常人的坚定爱国情怀和勇于担当的精神;颈联转向诗人对亡友李钦叔的赞美与怀念,强调其文学才华及两人深厚的友情;尾联以深情的笔触直接抒发对亡友的哀悼。全诗情感深挚,既有对国家命运的忧虑,也有对友人深切的追忆。

元好问

元好问

元好(hào)问(1190年8月10日—1257年10月12日),字裕之,号遗山,世称遗山先生。太原秀容(今山西忻州)人。金代著名文学家、历史学家。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、文坛盟主,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,被尊为“北方文雄”、“一代文宗”。他擅作诗、文、词、曲。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,其“丧乱诗”尤为有名;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,可与两宋名家媲美;其散曲虽传世不多,但当时影响很大,有倡导之功。有《元遗山先生全集》、《中州集》。 925篇诗文  476条名句

猜您喜欢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江梅引·墙头红杏粉光匀

元好问 元好问〔金朝〕

泰和中,西州士人家女阿金,姿色绝妙。其家欲得佳婿,使女自择。同郡某郎独华腴,且以文采风流自名。女欲得之,尝见郎墙头数语而去。他日又约於城南,郎以事不果来,其后从兄官陕右,女家不能待,乃许他姓。女郁郁不自聊,竟用是得疾,去大归二三日而死。又数年,郎仕驰驿过家,先通殷勤者持冥钱告女墓云,郎今年归,女知之耶,闻者悲之。此州有元魏离宫,在河中潬,士人月夜踏歌和云,魏拔来,野花开。故予作金娘怨,用杨白花故事。词云,含情出户娇无力,拾得杨花泪沾臆。春去秋来双燕子,愿衔杨花入窠里。郎中朝贵游,不欲斥其名,借古语之道。读者当以意晓云。骨化形销,丹诚不泯,因风委露,犹托清尘,是崔娘书词,事见元相国传奇。

墙头红杏粉光匀。 宋东邻。 见郎频。 肠断城南,消息未全真。 拾得杨花双泪落,江水阔,年年燕语新。
见说金娘埋恨处。蒺藜沙,草不尽,离魂一只鸳鸯去,寂寞谁亲。 惟有因风,委露托清尘。 月下哀歌宫殿古,暮云合,遥山入翠颦。
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同儿辈赋未开海棠

元好问 元好问〔金朝〕

翠叶轻笼豆颗均,胭脂浓抹蜡痕新。
殷勤留著花梢露,滴下生红可惜春。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论诗三十首·二十二

元好问 元好问〔金朝〕

奇外无奇更出奇,一波才动万波随。
只知诗到苏黄尽,沧海横流却是谁?
2025 333诗词古文网 | 诗文 | 名句 | 作者 | 古籍 | 纠错